天还黑着,程家的小院里就已经亮起了灯光和火光。
今日是五月初一,往年部分想早些卖粽子的商家会在今日开卖,程晚也打算从今日开始卖竹筒粽。
此时,程家的灶间,程晚和林老太等人正忙的热火朝天。
糯米、红枣、红豆、花生,这些是昨晚就泡着的,现在只需把不同的馅料分别装进各个竹筒里,再给每个竹筒封好口。
第一天试卖,三种馅料,每种各做了二十个。
程晚会根据今天售卖的情况调整之后每种竹筒粽的比例。
林老太看着锅里的竹筒,显得有些惴惴不安,“阿晚,这卖不出去可咋整啊?这么些好东西。”
程晚坐在灶膛前,火光映在她的脸上,平添几分静美。
“奶,之前用黍米做的,只沾了糖霜,家里人都说好吃。现在用糯米做,还准备了红糖,那肯定会更好吃,好吃怎么会卖不出去呢?实在卖不出去咱自己吃,总不会让这些东西浪费的。”
林老太眼一瞪,“那不成!啥家庭啊,吃这老多好东西,还是得卖出去才行,好得把本赚回来呢。”
“奶、爹、娘、二婶、大哥、二哥,你们去歇着吧,再去睡个回笼觉,这得一会儿煮呢,我和二叔看着就成。”
程晚当日花了大价钱买的药膏和药材很管用,不过两三天的功夫,程大牛和程大平身上的青紫红肿已经消了大半,现在已经能正常行走了,就是走起路来还有点儿瘸。
今天是程家头一日去卖竹筒粽,程大牛和程大平怎么可能还睡得着,和林老太他们一样早早地就起来了。
没人去歇着,都不放心。
天一点一点放亮,竹筒粽也全部煮好捞出放进两个装着凉白开的木桶里。
程晚最后用两块儿昨个买的白纱布封住两个木桶的口,防止有灰尘进去。
好在现在是五月份,天不冷,程晚不用操心给竹筒粽保温的问题。
“程晚。”
外头传来了一声喊程晚的声音。
“来了,胜爷爷。”
林老太朝外望了一眼,“贾胜?他来找你干啥?”
“我昨个和胜爷爷说好了,咱家租他家的牛车用用,不负责草料,一天给他十五文钱。这不昨个小姑来了吗,我忘记和你们说这事儿了。”
租贾胜家的牛车,这是昨个程晚坐牛车去县城的路上做的决定。
本身什么都不带,腿着去县城就已经够累人了,何况带着两个颇具重量的木桶,还有竹签、红糖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这要真腿着到县城,哪还有力气卖东西?
而且牛车比起走路还是要快一些,这样也能早些到县城。
林老太瞪大了眼睛,“不是,你把牛车租来了,谁来赶牛车啊?咱家可没人会赶牛车。”
“我会。”
程晚一脸淡定。
程晚是真会赶牛车,她在现代上大学期间,有次跟着院领导去山区的贫困村参加扶贫活动,看见有老伯赶牛车很感兴趣跟那老伯学的。
那老伯还夸她聪明,学得又快又好来着。
谁能想到,当时一时兴趣学得赶牛车还真有一天能用得上。
果然是技多不压身。
程晚赶着牛车带着程二牛和今天卖竹筒粽要用到的东西走了。
林老太他们还陷在程晚居然会赶牛车的震惊中回不了神。
连程晚说一天要给贾胜十五文钱都顾不上想了。
路上,程二牛一边小心地看顾着牛车上的东西,一边心惊胆战地看程晚赶车。
慢慢地,程二牛发现程晚是真的会赶牛车,而且赶车的技术还很不错,这才放下提到嗓子眼的心,好奇地问程晚:“阿晚,你这才好几天儿,啥时候学的赶牛车?我咋一点不知道。”
“昨个我和二哥不是搭牛车去县城吗,看胜爷爷赶车,觉得怪有意思,就和胜爷爷聊了聊有关赶车的事,就这么学会的。”
和贾胜聊有关赶车的事是真的,程晚不怕程二牛回家问程二平。
程二牛脑瓜子嗡嗡的,满脑子都是程晚和别人聊聊就学会赶牛车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