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喝足,没忘记今天还有制作陶罐的任务。沿着溪涧向下寻找合适的黏土时,张嘉算了算方位,觉得这个溪涧的最终走向应该是自己刚来的时候的类似芦苇的草林。
向上看是之前的悬崖,这个溪涧下游刚好是在两座山之中,身处其间,溪流不急,禅山流水已经十足。
感叹以后就踩滑一屁股坐进一个大平缓的水坑里,虽说是中午,山中气温低,张嘉还是察觉到了冷意。
脱下衣裤发现卫衣裤子质量虽好没破,但是已经黑一坨绿一块,张嘉估摸着这时候要是穿这一身回去,得把别人同情心拉满,流浪气息十足,整个人狼狈的不成样子。
上岸的时候发现滑下去这块的泥土细腻,颜色灰白,这一片土上的草稀稀拉拉。
果然!
天给你关了门,拉上窗,至少给人留了个缝儿。
这不就是妥妥上好的黏土吗!
张嘉没有工具没法带过多的黏土回上游,只能再往前看看有没有宽阔的地方,她打算就在这附近烧制陶罐。
往前走走,豁然开朗,前面一大片空地,沿着的山壁还有大大小小的坑洞,溪涧到这儿前面形成了一块涂滩。
再远的地方仿佛有一个湖泊样,张嘉又看到了那片熟悉的植物草林,姑且就叫它芦苇林吧。
这边靠上面森林近的缘故,到处是枯枝烂叶,张嘉只收集偏大的木头,一会就整理出一堆。
这里最不缺的是泥巴,最缺的是力气。张嘉觉得自己可能从小自理比较多,有那么一把子力气。找了块光滑的大石头,用力的揉搓摔打这些黏土,尽量让土里的空气排空,以免烧制的时候炸裂。大数据信息时代生活过的人,即使没操作过这些非物质文化制作,但是大部分流程总归耳闻知晓得七七八八。
感觉摔打的差不多了,张嘉点了个火堆,收集了点木炭加黏土里去,据说这样能烧制时增加稳定性。然后捏了两个大些的陶罐两个盖子一个装水的打水桶。又捏了几个盘子和碗,张嘉不缺碗,但是碗这些东西易碎,烧一炉不容易,角角落落放进去填充空缺点也好啊。
捏好以后的原坯就放在旁边的火堆边上,又加了三个火堆,四面均匀烘干。
然后找了个两米多深一米多高的坑洞,找了些石头泥土抹匀里面不均匀的位置,几块石头垫高洞里两边的位置,方便烧的时候柴火远离地面,以便空气可以从柴火底部溢出,从而提高燃烧效率。乡下的土灶都是这种结构,张嘉工具不齐全,只能模仿个大概。
烘干原坯得一段时间坯张嘉也不敢走远,万一风吹走些火星子造成点什么恶劣事件那问题可大了。只能附近继续收集木头,毕竟烧制陶罐的温度高,需要的木头肯定不少,更何况如果成功了说明这个简易窑有用,能再烧点木炭过冬就更好不过了。
附近的木头基本被一扫而空的时候,原坯已经烘的差不多,张嘉轻手轻脚的放进窑洞,然后留出烧火口开始堆石头,洞口上方留出出风口,缝隙的地方都用湿泥土封死,现在从外面看这个窑洞像极了一个立着的巨大的白蚁包。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