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大学的宿舍墙和校门类似,青砖红瓦地瓦房一溜排共计十五间。女生宿舍对面相望,中间隔着一道高达两米的实体院墙,防止男生攀爬。院墙排放的自来水管是洗漱地方,往后跨步一米处铁栏杆上挂满了衣服和被褥。

学生被梅雨季节的江陵气候整怕了,这一开学立马把衣物被褥掏出来晒,杀杀螨虫去去霉气,晚上可以睡个好觉。

杨全宿舍住着16人,这没到20平方面积的宿舍内除了双人床之外只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满牙刷牙缸,杨全坐在自己的下铺床上摆放从家中带来的衣物。

虽说重生已经半年,杨全已经习惯了没有多姿多彩的夜晚生活,但是这艰苦的宿舍生活他是正的不想再体验一次。

晚修下课后人回到宿舍洗漱后得尽快上床,转身的空间都没有,除了床上没地待。晚上准时十点半关灯,想打着手电筒在被窝看书都舍不得电池。

没有私人空间,十几个牲口在一间潮湿地瓦房里的生活,杨全想到就可怕。

不行,得逃离这里,宁愿掏钱在外面住也不回来。杨全手上又把掏出的衣服重新塞回箱子里,现在就去找住的地方,一晚都不想待。

杨全背着小书包跑到院子里推上自行车骑上就跑。

八七年商品房不多,学校旁边好的房源更是没有。杨全骑着自行车顺着大路蹬了十五分钟才看到一片环境稍好的单位集资房。

七八十年代人们凭着命往工厂里挤的原因不仅是有身份,而且住房有保证。无论赚钱亏钱的单位领导都会想方设法的集资建房,集资房是政府、单位、个人三方面共同承担,单位通过筹集资金,进行建设的一种房屋。

筹资的时候员工只要掏一部分钱,这个房建好后就是你的了。集资房因为是单位自己建的,无论是质量还是设计都是用心去建设的。领导也想给自己给员工留下实用的东西,所以这房都是值得购买的。

杨全在楼下小卖部,两个香烟一点上,没五分钟功夫就从老板那边得到了所有的想要消息。

这片集资房是金陵手表厂几年前盖的。金陵钟山表杨全是知道的,杨全父亲手上戴着就是这块表。原来曾风靡全国的钟山表就是在这里生产的。在这上学几年,还从未注意到这一片土地。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钟山表可谓“一表难求”,买钟山表要排队,还得凭券才能买到。当时一块“钟山表”卖30元左右,与一块售价120元的“SH表”相比价廉物美,厂里月产量最高达20万块。

那个年代物资紧缺,金陵市经常用钟山表到外省去置换木材、煤炭等物资,用于地方工业生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建设金陵长江大桥的许多钢材就是当年用钟山表换来的。这厂的贡献是让杨全钦佩的。

老板在续了一根香烟后又开始帮杨全联系起了房源,看着老板熟练的业务程度,杨全认为这小卖部可以转型干中介的活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